谈天论道

由重庆火锅思考文化符号的形成与传播思路

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符号;文化因子;饮食文化

摘要:重庆火锅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味声名远扬,它兴起和发展的历程引发人们的思考;它其中蕴含的文化传播规律能够赋予我们以莫大的启迪;它背后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意蕴深厚。

2018年10月19日,第九届重庆火锅节开幕。在重庆街头,各品牌的重庆火锅琳琅满目,每天慕名前来的食客不计其数。可以肯定地说,重庆火锅,已经成为了当地的龙头产业,一颗璀璨的文化符号,乃至中国饮食文化标杆之一。

重庆人对于火锅的迷恋由来已久。作为川菜派系的代表作,早在明末清初,嘉陵江边的桥头纤夫们以一种粗放的饮食方式就餐。几人成伙,把各自的食材丢到九宫格里煮,即熟即食。这是重庆火锅的雏形。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种特殊的饮食方式在重庆江北逐渐流行起来。商人们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于是将这种餐饮方式逐渐规模化、产业化。民国二十三年,第一家正规的火锅店在重庆开张。它在原来重庆火锅形态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多种风味调和,以尽可能地满足当地人的口味偏好。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火锅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陪都,重庆吸引了省外社会各界名流人士的到来,这些人对重庆火锅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一些抗战时期曾旅居重庆,后又移居台湾的同胞,几十年后仍然对重庆火锅念念不忘。有的人还留下了打油诗:“朝天门、枇杷山,火锅小吃店,伴我八年度磨难,饭菜麻辣香,雾都印记难消散!”重庆火锅的文化吸引力可见一斑。解放后,重庆火锅文化继续发展传播。如今,重庆火锅已然成为了当地品牌式的文化符号,逐渐风靡海内外,在美日俄等地都开有分店,生意十分兴隆。

回顾重庆火锅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梳理出重庆火锅文化符号的形成脉络:首先是文化因子的诞生,其次是文化因子的品牌化和规模化,再次是规模化后的文化因子的传播,最后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即标志着文化符号的正式形成。

要诞生文化因子,须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索。例如,重庆火锅文化因子在诞生时,是为了满足纤夫的饮食需求,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增加热量,还能祛除体内的寒气,养生调理。根据他们的需求而创新的饮食方式,后来逐渐发展为了今天的重庆火锅。中国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各阶层广大人民对饮食的孜孜创造和探索。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各领域中无数尚未发掘的文化因子,仍有待人们以创新性探索的眼光挖掘出来。

文化因子的品牌化和规模化是文化因子被传播的必经阶段。当然,这种品牌化和规模化绝非易事。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形成商业规模,即部分群体能够从文化因子中获取到一定的经济利润,并且其利润可以支撑这种文化产业持续经营和扩大规模,这样该文化因子在市场调节下,可以得到自发的品牌化与规模化,正如重庆火锅;二是部分群体自发地专以该文化因子的发展为业,以此获得一定的利润和更多的社会价值,如著名的泥人张、风筝哈等。

文化因子的传播同样不可或缺。由于历史因素,重庆火锅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受益于国内外人士以其自身的影响力为重庆火锅做出的自发宣传。而今天,网络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效率大大提高,大部分的文化因子在经历了品牌化与规模化后会自发地形成宣传效应。但必须注意的是,网络信息海量云集,务必避免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不正之风,否则将会为优秀文化蒙上不光彩的阴影。根据不同文化因子的自身特点,我们还应该采取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文化因子的传播,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应。

当某一文化品牌拥有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度,我们可以大致认为其正式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化符号。但文化符号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的终止,我们还要以文化自信的眼光和态度,持续地为该文化符号做不懈的探索和传播,努力加深其文化内涵,提高其国内外社会的影响力。火锅卡通图正如重庆火锅,如今,一年一度的重庆火锅节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吸引着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重庆火锅已然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然而,重庆火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然需要人们持久的努力。

赵荣光在著作《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里给出了饮食与文化的定义性关联:“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文明水平与文明风貌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但纵览世界史,我们可以发现,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可以像中华民族那样强调饮食文化。作为世界杰出的文化代表作,我们有责任将其带入世界舞台,以丰富世界文化的内容和多样性。饮食文化,最终会在精神层面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涵养和历史成就,从特定领域展示该民族的素质、智能,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其发展前途。我们既不能沉溺于历史的辉煌,也不能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利用新时代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我们的文化内容,丰富和加深文化内涵,发掘和建立新的文化符号并广泛地传播,直至它们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标杆,是我们必然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是文化因子的巨大宝藏,等待着我们挖掘与传承。目光注视历史行列的前排,更越过它们向着世界进程的前方。科学和文明,是我们的精神,也必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前途。

点此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