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该如何面对死亡(下):来自川外大学生的微调查报告
要能看见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 并确信那些是自己留下的印记。
(记者:邓艳阳)“这一期真的好有意义,第一次看着亲人躺在那里,我也是被吓到了,然后转为害怕。 我不知道死亡竟然代表着这个人我以后再也没办法见到,没办法触摸、拥抱,当时的自己只是害怕失去……” 这是上期推文《该如何面对死亡(上):川外女生对话95后入殓师》发出后,一位网友凌晨的留言。
当至亲离世,我们该如何处理自身情绪?如果让你通过拍遗照、参观殡仪馆等方式来理解死亡,你会愿意吗? 什么时候接受死亡教育最合适?本期推出记者通过微信和QQ发放问卷在大学生中进行的微调查报告。截止11月3日,共有275人认真参与调查,讲述了他们对死亡的理解与态度。其中,川外学生占比达70%。
都说“生死之外无大事”,即便谈论死亡在中国从来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但据问卷显示,仍有约1/3的同学会经常思考死亡, 对死亡的思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频繁。仅有10%的同学没怎么思考过自己的身后事。
而根据调查的综合得分,大学生们最愿意和朋友谈论死亡,远超恋人与父母,最后才是陌生人。
在大学生眼中,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或许是生物体停止了活动,或许在悲恸中触发了自我或他人对存在的一种终极思考,或许是在丧葬仪式中宣告与各种社会关系的断裂。 一半以上的人均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认可死亡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接近50%的同学愿意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当人死亡后,灵魂便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大概是失去亲人的人们对至亲的一种美好祝愿。
在对死亡方式的调查中,选择在尽力抢救或维持治疗中死亡的人均占比9.45%。或许不想被死前的痛苦和情感上的留恋而折磨,21%的同学选择了突然死亡, 而超过60%的被调查者倾向于选择安乐死。
死亡意味着与这个世界彻底告别,40.36%的同学会感到害怕焦虑和舍不得。也有相近比例的同学会坦然地把它当成生命的一部分。 近5%的同学觉得无所谓,近一成的同学认为死是一种解脱。
尽管很多人会在头脑中追问死亡、会想象死亡来临时的样子,但真正对死亡临近有切身感受的时刻,可能仍然是自己或亲人罹患重病时。 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同学都经历过亲属罹患重病或至亲死亡,可到底要如何在现实中接受生命的逝去?
这本是死亡教育的题中之意,但84%的同学表示对死亡教育只了解一点点或完全不了解。
家庭和学校在死亡教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调查显示,在是否接受过家庭和学校教导如何面对亲人离世的问题上, 选择“从未”和“极偶尔”的比例之和分别达到了69.82%和75.27%;约1/5的同学表示学校和家庭曾少量地参与其中; 只有5.45%和2.55%的同学经常接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死亡教育。
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转瞬即逝的暴雨,而是此后余生里漫长的湿季。当至亲离世,1/5的同学表示会崩溃不知所措, 近1/3的同学则显得更为独立,他们不想与他人分享,而是独自处理情绪。
编号为57和103的同学选择让时间冲刷这段悲伤,而占比38.91%的人还是会选择与信任的人沟通以舒缓情绪,编号为74的伙伴还提及会给亲人写信。
“面对人生重大挫折,是否有过轻生念头?”9.82%的同学对此问题的调查选择了“经常”,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针对“如何看待校园里的自杀现象”的调查表明, 约24.36%的同学认为“这是一种解脱,可以理解”。不过41.45%的同学则认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不会选择”,在所有选项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你是否认同大学生接受死亡教育?80%的被调查学生表示了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且两者几乎各占一半。 超过57%的大学生对参与如拍遗照、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实践活动来更好地理解死亡表示了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在他们看来,早一点接受死亡教育, 并不是一件坏事。
有接近一半的同学表示死亡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和小学时就应该让孩子接触死亡教育。37.09%的同学也支持在初中开始死亡教育。
面对死亡要保持怎样的一种态度?如何处理内心的丧失与悲伤?怎样制定遗嘱规划遗产?在中国,丧葬礼仪与文化是怎样的?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许多人都有迷茫感。调查表明,约60%或更多的大学生都表达了对这方面的需求。
在此次调查中,有7位伙伴在问卷中留下了联系方式,表示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牟俊松谈起了自己“一只脚踏入鬼门关”的经历。那是初一时,他曾因意外从8楼坠落,全身多处骨折,肺部积水,脾脏被切除。 由于镇上医院条件较差,他笑着用“让我在那里等死”来形容当时的情形。随后,家人把他转移至江津区的大医院后才开始动手术。 转移过程中,妈妈一直拍打着牟俊松的脸,不让他睡过去。在ICU的那个星期,牟俊松完全睡不着觉,也只能依靠输液补充营养,有时他还能感受到旁边的病友咽了气。那时父母每天只有15分钟的时间能探望他,妈妈几乎天天哭。 不过如今想起这些,他表现得很轻松, “我其实一直都很乐观,是一个承受能力很强的人。”
这一段与死神交往的经历让他在今后的生活对死亡思考得更加频繁,面对死亡也更加坦然。“生老病死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不用过多担心,命到那里了,就是老天安排。” 今年9月,平日爱喝酒的爷爷查出尿毒症,因为患病,爷爷的这个爱好被迫取消,但牟俊松觉得人在世的时候就该遵循他的意愿。 对死亡已有深刻体会的牟俊松并不愿意通过参观殡仪馆等活动来理解死亡。在他看来,殡仪馆是个很严肃的地方, “那个东西离我太远了,并不是我现在要考虑的事情。”即便如此,他依然希望死亡能被更多人接受,能有更多人坦然地面对这样的生命过程。
问卷还收到了127位伙伴的留言,对于死亡和死亡教育大家都有着各自的见解。现摘录一些,相信会有启发或者共鸣——
@编号12
之前看到过集体自杀的新闻,这其实也是学校和家庭死亡教育方面的缺失所致,新闻报道可能还会引起负面的效果。年轻人如何看待生育和死亡,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选择。
@编号33
需要大力普及死亡教育,大家对于死亡还是很避讳,希望学校专门开设一项关于死亡的课程,全方位地从娃娃开始树立观念。
@编号70
其实,国内很多医疗纪录片、综艺、电影里都有跟死亡相关的片段,受众很广。但受众有兴趣、自愿看是一回事,看完之后选择自我沉淀或者与他人相互交流, 在生活中云淡风轻地谈起死亡是另一回事。大学专业也有法医、入殓师等,但这只是国内的一个小众群体在坚持着对寻常平民死亡意义的追寻。
@编号82
在一个短视频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人从生下来,还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我是认同他说的这句话的。国内需要普及死亡教育,像普及安全教育一样。 毕竟我们也不能只学会生的法则,而逃避人会死的规律。
@编号89
其实或许通过死亡这个洞口窥探生命的意义,才是死亡教育的意义。遥远的生命我祈祷,咫尺的生命我照顾。珍惜身边还未逝去的生命,努力地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单彤彤也是7位留下联系方式中的一位。由于外婆离世得早,妈妈一直对提“死”很忌讳。上幼儿园时,她曾因提到死亡被妈妈呵斥, 彼时幼小的心灵很不理解:为什么死亡是不能被提及的?不过好在初中时读了作家赵丽宏的散文后,单彤彤渐渐对死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她认为,“死亡的存在,是好好生活的一种动力。”
单彤彤也很赞同电影《寻梦环游记》的观点,人的一生要死3次。在她看来,真正的死亡并非病理学上的死亡,而是被世上最后一个与自己有关的人彻底遗忘。 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她表现得也更为开放,“我不想留墓碑,感觉海葬或者树葬也挺好,器官捐献也可以考虑。”
就像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梁中和在公开采访中说的,逃避死亡无助于我们直面死亡。“孔子强调没有必要去谈论死亡,是因为我们不可能获得关于死亡的任何确切知识, 这是我们先民的洞见之一,但是我们可以追问死亡,从而迫使大家思考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美、什么是爱,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